工控網首頁
>

新聞中心

>

人物專訪

>

專訪北京凌華總經理徐鵬先生

專訪北京凌華總經理徐鵬先生

■走近上地,走近凌華

從中關村驅車前往上地信息產業(yè)基地,初秋的陽光撒在中關村大街上,一如這片土地,熱辣中顯出擁擠來。歷經十數載的發(fā)展,中關村從當初店鋪式一條街發(fā)展到今天的柜臺式集貿市場,這里依然顯得忙碌而擁堵,造成這種“繁榮”的依然是處于整個產業(yè)鏈低端的集散貿易。
在喟嘆中鉆出人海與車流,修葺一新的中關村北大街豁然開闊,微風拂過圓明園遺址公園,恍若清秋送爽,讓人神清氣明。幾分鐘的快車,便來到了為北京信息產業(yè)正名的我國第一個高科技工業(yè)園——北京中關村上地信息產業(yè)基地。這里井然矗立的不是各式寫字樓、集散的不是各種舶來產品,這里座落的是集研發(fā)與生產于一體的各式“莊園”,這里有聯想、華為,這里有研華、清華同方……在群英科技園里,有被譽為“工業(yè)電腦小巨人”的凌華科技設在北京的北京凌華興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。
針對凌華近兩年在量測和自動化領域的崛起,筆者此行就是專門采訪北京凌華的創(chuàng)始人、總經理、原北京同維工控總經理徐鵬先生。由于年齡相仿,加上凌華與中國工控網長期合作的愉快,隨意而簡樸的徐先生饒有興味地在露天的午餐時間和筆者聊了起來。
北京凌華總經理
北京凌華總經理 徐鵬


■無縫轉型、跨越前進

記者:在IT及其它發(fā)展較快的行業(yè),我們目睹了許多企業(yè)因為轉型、并購而“失血”,包括掉單、人才跳槽、產品半途而廢、服務承諾不能繼續(xù)……,好好的企業(yè)可能會因為轉型等內部改變而出現“病變”,甚至一蹶不振。凌華與同維的攜手,對凌華而言,意味著順利地在北京著陸并成功地本地化;對當時的同維而言,則意味著一次轉型,從產品和市場的定位到企業(yè)文化到需要作出較大調整,請問公司是如何實現跨越式轉型的?
徐總:首先,在經營理念上,當時的同維和凌華非常接近。這得益于我本人與凌華科技董事長劉鈞先生早年共事的經歷,我們不但相互了解,而且對自己在工控領域的愿景和使命非常明確。同維公司曾經是一家代理公司,有自己的產品應用經驗和客戶資源,但沒有自己的產品。經過與劉鈞先生深入、充分的溝通,我們在理念上相互認同了,那就是結合臺灣計算機的核心技術和大陸的廣闊市場,創(chuàng)立自有品牌。我們將這種理念及時傳遞給了同維的經營決策層,達成了共識。然后,再將這種愿景和使命透過高層經營者再傳遞給公司全體員工,使凌華的愿景和使命變成同維公司的愿景和使命。
作為一家跨區(qū)域的高科技公司,凌華科技擁有一支實力強勁的研發(fā)團隊,其CompactPCI產品積聚前瞻性和未來性,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??梢哉f,凌華科技是蓄勢待發(fā),擁有開放的舞臺,能讓員工充分展現自我的才華,而這一點和同維公司不謀而合,只不過凌華提供的舞臺更廣闊,能給大家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。這樣的合并對企業(yè)和員工而言,都是一次跨越式的前進。
因此,在經營理念、企業(yè)運營模式和行業(yè)定位三個方面,凌華與同維的合并都是一種自然的融合,是一次資源互補的攜手。事實也證明,從同維到北京凌華,我們完成了一次跨越前進的轉型。
記者:在企業(yè)發(fā)展初期,企業(yè)領導是企業(yè)的帶頭人,如何利用這種與公司血肉相連、心靈相通、命運相系的感覺,去做好每一件事情,去面對每一個客戶,尤其是將這種滲透在企業(yè)以及個人之間的共同精神氣質融合成為一種企業(yè)行為規(guī)范乃至企業(yè)文化?
徐總:企業(yè)領導作為帶頭人,首先就是工作的帶頭人。北京凌華的領導核心層是一群誠實、正面的年輕人,有事業(yè)感和責任心,可以說他們與凌華榮辱與共。因此,他們在工作中從來都是身先士卒,面對問題時能夠積極、正面、樂觀地應對。任何正面的力量都有鼓舞和帶動效應,正是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,潛移默化地營造了一種凌華獨有的工作氛圍:誠實奉獻、卓越專業(yè)、競爭尊重、樂在工作。

■蹊徑獨辟、亞洲領先

記者:凌華科技被譽為“工業(yè)電腦小巨人”,在量測、自動化和專業(yè)電腦制造領域具有領先優(yōu)勢。在量測領域,凌華科技倡導產品差異化,現在我們又看到凌華在電信和網絡增殖應用領域的側重,請詳細介紹凌華科技的產品策略。
徐總: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細化,傳統的工控機已經漸漸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。早在數年以前,凌華科技就前瞻性地瞄準了CompactPCI產品,并在此基礎上倡導產品差異化策略,以滿足市場的各種需求。因此,凌華科技始終持續(xù)提升自己的研發(fā)能力,提高產品的附加值。要保持領先優(yōu)勢,我們不僅要提供差異化的產品,我們還要想客戶所想,為客戶提供硬軟件的完整解決方案。
深入行業(yè)應用是我們這種思路的一個具體體現,比如我們面向電信行業(yè)的CompactPCI產品。CompactPCI標準于1994年由PICMG提出,完整融合了電腦與工業(yè)設備諸多已經經過廣泛驗證的標準,從而使電信設備得以具有高效能及如同專屬架構般的高可靠度,同時更可以享受PCI標準帶來的規(guī)模經濟效應。目前已有超過400家世界級電信和電腦方面的大廠商,如Motorola、Lucent、Sun、HP、Dialogic、Natural Microsystem等加入共同制定并遵循CompactPCI規(guī)范。目前,凌華科技在CompactPCI產品領域已經做到了亞洲領先,在國內電信應用中,具有和極少數國際大公司競爭的實力。

■放眼全球,領先世界

凌華科技發(fā)展至今,成功取得了一系列榮譽和相關技術認證,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工業(yè)電腦市場中,凌華科技何以保持多項技術領先?為了保持領先優(yōu)勢,凌華科技的戰(zhàn)略部署是什么?
徐總:到目前為止,凌華科技已通過ISO-9001、14001、多項臺灣精品認證;我們在亞洲最早推出PCI數據采集卡、在亞洲推出最快I/O卡(7300A、80M高速I/O卡)、CompactPCI 3U產品獲臺灣精品獎等。2001年,通過了國家通信及測試設備大廠的技術及品質稽核,成為國內工業(yè)計算機唯一通過6 Sigma專業(yè)認證的生產廠家。
從以下簡單的數據中可以反映出凌華科技的技術領先秘訣:凌華在臺北總部近二百人,研發(fā)人員達70多人,其中50%碩士以上學歷。在基礎研發(fā)方面,凌華科技立足臺灣。由于臺灣在計算機制造的世界領先優(yōu)勢,因而臺灣是凌華科技芯片級的研發(fā)重點;在應用研發(fā)方面,因為大陸的市場廣闊,所以應用方面的開發(fā)集中在北京;在戰(zhàn)略研究方面,凌華面向的是世界。
在產品供應鏈中,最上游的是標準制訂者,其次是方案提供者,再其次才是產品供應商。在利潤分配上,這是個倒金字塔?;诖?,凌華科技在持續(xù)原有研發(fā)力量的基礎上,最近從Motorola公司聘請了Jeff Munch先生為凌華科技的CTO,他是PICMG3.0委員會主席,代表著CompactPCI最新的技術。此舉將使凌華科技站在產品供應鏈的最頂端,成為CompactPCI電信網絡產品的標準制訂者。
同時,作為亞洲CompactPCI平臺領導廠商,凌華科技不斷開展與國際國內大廠的合作,如凌華科技與SUN的全球性合作關系、凌華科技與國際電信設備廠商NMS Communications的合作、凌華與東進的攜手等。這樣的合作,旨在建立全球性的策略聯盟,加強CompactPCI電信、網絡的全方位解決方案,使凌華、策略伙伴和用戶形成三贏的結果。
在信息產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的今天和未來,凌華的目標是在量測、自動化和網絡通信領域成為世級的領導廠商,成為“工業(yè)電腦大巨人”。


經過近三個小時的交流,記者告別健談而務實的徐總。再次穿越上地的心臟地帶時,西斜的陽光已不再燥熱。天高云淡中,上地顯得昂揚而清晰。隨著中國加入WTO,中國到底會在世界經濟環(huán)境中處在什么位置?是奉獻巨大的市場,還是滿足于成為世界工廠?上地的信息產業(yè)化,無疑是一份極具戰(zhàn)略意義的答卷,凌華的崛起也印證了這塊寶地的“鉆石效應”。

提交

查看更多評論
其他資訊

查看更多

凌華科技推出AES-100系列AI邊緣服務器

凌華科技推出邊緣視覺分析軟件開發(fā)套件EVA SDK加速邊緣AI視覺

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物流自動化的方式,將為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帶來革新

凌華科技加入開放式無線接入網O-RAN聯盟 加速網絡互通性 助力企業(yè)邁向5G

凌華科技推出首款搭載NVIDIA Quadro P1000圖形處理功能的PC/104模塊